2025年7月9日,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重点团队——安顺学院人文学院“推普润乡土,青春筑振兴”志愿服务实践队赴安顺市紫云自治县第六小学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在安顺市紫云自治县第六小学,志愿服务实践队充分发挥近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实践经验,通过发放推普宣传册、知识讲解与开展趣味语言挑战等相结合的丰富形式为孩子们送上了一堂生动的“普通话课”。

紫云自治县第六小学作为一所乡村学校,学生多来自周边村寨,涵盖苗族、布依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由于地域方言影响,部分孩子在课堂表达、日常交流中存在发音不规范的情况,迫切需要专业力量助力学生提升普通话应用能力。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首先向孩子们发放了精心准备的推普宣传册,手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解了普通话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拼音发音、日常用语等基础内容。随后,趣味语言挑战环节点燃了孩子们的热情,“拼音接龙”中,孩子们争相抢答声母韵母组合;“绕口令闯关”里,“四是四,十是十”的朗朗童声此起彼伏;“看图说词”环节,志愿者引导孩子们用普通话描述图画内容,纠正常见发音问题,现场笑声与掌声交织。

专业讲解环节中,志愿者结合宣传册内容,用孩子们易懂的语言讲解“为什么要学好普通话”——“说好普通话,能和远方的朋友顺畅交流,能在课堂上大胆回答老师的问题,还能把咱们紫云的紫王葡萄、格凸河美景讲给全国的小朋友听”。同时,志愿者针对低年级学生易混淆的平翘舌、前后鼻音等问题,通过口型示范、互动跟读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建立规范发音意识。

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到了普通话的魅力,宣传册的发放与讲解更让“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的理念深入内心。
志愿者们表示,推广普通话是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纽带,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隐形桥梁”,此次活动为孩子们搭建了语言学习的阶梯,也让大家更深刻理解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意义。“看到孩子们举着宣传册认真跟读的样子,就知道这份付出很有意义。”服务队队员刘同学说,“未来我们会继续扎根乡村学校,用专业知识和青春热情,让普通话成为孩子们认识世界、追逐梦想的‘通用钥匙’,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更多语言力量和青春担当。”(文/图 安顺学院人文学院 时庆迎/王璐瑶等)
一审:王雪冰
二审:杨明
三审:胡蕾